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考驗智慧,考驗對生命的了解,
考驗對宇宙能量的認識。
一旦通過考驗,將能進入傳說中的香格里拉,
那隱匿在人間、如天堂般美好的聖地。
★【聖境之書】系列長銷三十年,心靈覺知探索經典
-----------------------------------------
透過這場新的冒險與新的心靈真理,
你將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能力影響未來!
遙遠的西藏,存在著一個長久以來被人們認為僅存在於神話中的地方,這個地方叫做「香巴拉」,亦名「香格里拉」。數百年來,這裡保存著現今人類未知的知識,以及可能大大影響人類未來生活的覺悟。
一個小女孩的話語,以及一位老友心中的憧憬,再次啟動了主角的冒險旅程。他來到西藏的香格里拉,透過微薄的線索與種種機緣巧合,在漫天風雪與四面危機的山岳間,遇到一個守護著神秘傳說的西藏祕密宗派,最終,他獲知了一個有關能量啟發的驚人事實……
覺醒推薦
王靜蓉 心靈治療師
安一心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共同創辦人
呂應鐘 身心靈合醫學教授
周介偉 光中心創辦人
陳芳明 作家‧政治大學台文所講座教授
彭芷雯 心靈作家
我們的意識與意識是怎麼牽動交流的?是如何彼此提昇或拉低能量?怎麼樣才能提昇自己的意識能場,以更高的振動頻率感染周遭的人?這些你我每天面臨的大問題正是本書的訊息重點,雷德非在深思體會後,於《聖境香格里拉》提出久遠已存在、此時再復活的靈性洞見。──王靜蓉(心靈治療師)
閱讀此書時,會隨著書裡文字的流動一同冒險,會讓我們連結到神性的光芒。這時候的我們,不知不覺地開心和喜悅起來,充滿了靈感、能量和幸福頻率。──安一心(華人網路心靈電台共同創辦人)
雷德非的作品在我的心目中不是小說,而是醒世佳作。……他道出了人類久已忘卻的、應該重拾的、真實不虛的心靈方向。──呂應鐘(身心靈合醫學教授)
這真的是一部人類靈性發展的預言書!……這絕對是一部受到天啟的靈性經典,推薦各位一讀!──周介偉(光中心創辦人)
如果想活出最高版本的人生,【聖境之書】系列絕對是你必備的教戰守則!──彭芷雯(心靈作家)
作者介紹
詹姆士.雷德非 (James Redfield)
一九五○年生,擁有社會學學位、心理諮詢碩士學位,曾擔任心理治療師,診治青少年的情緒困擾問題長達十五年。他經常發表文章,探討人類的精神知覺,並參與全球性環保運動,拯救地球上碩果僅存的野地。
一九八九年,詹姆士‧雷德非辭去心理治療的工作專事寫作,將他對人際互動心理、東西方哲學、科學、未來學、生態學、歷史、神祕主義等方面的興趣合而為一。
《聖境預言書》是他的第一本著作,最初以自費的方式出版,在沒有出版社宣傳行銷的情況下,靠著讀者口耳相傳,登上了《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的暢銷書排行榜。據媒體統計,此書為一九九六年國際最暢銷書籍,並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三年以上,至今銷售逾八百萬冊,讀者遍及三十五國。【聖境之書】系列已成為心靈覺知探索的經典之作。
譯者簡介
張琇雲
台大外文系學士、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英文刊物編譯、高中英文教師。譯作二十餘本,包括《靈性歧路》、《前世今生愛未央》、《奇蹟,正在發生》、《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療癒密碼》、《追逐日光》、《聖境香格里拉》……等書。
序
我在寫《聖境預言書和《靈界大覺悟》兩書時,堅信人類文化正經歷一連串探究人生與靈性的覺悟,往前邁進,而這些覺悟,是可用言語表達並形之於書的。自那時起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在在堅定了我此一信念。
我們逐漸意識到,有一種更高層次的心靈過程,正在平凡的生活曲目背後運作著。有此意識的同時,我們也摒棄了物質主義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將人生貶抑為只求生存,不重視宗教傳統,而且使用玩具和娛樂來推開活著所帶有的神聖莊嚴。
相反的,我們想要的是一種充滿奧祕機緣與乍現直覺的生活,為我們這一生指出一條特殊的路徑,一種對資訊與專門知識特有的追尋——彷彿某種已設定好的命運正急著冒出頭來。這種生活,就像探索我們自身的偵探故事,而抽絲剝繭後的線索,不久將帶領我們向前走過一個又一個的覺悟。
我們發現,真正體驗到內在神性的經驗正等待著我們。如果能發現箇中關聯,我們就能更清楚自己的人生去向,獲得更多的直覺引導。倘若我們能克服令自己分神的習性,並以某種特定的倫理態度待人,同時忠於自己的內心,我們便會開始捕捉到有關己身命運、有關我們所能完成的使命的靈視。
事實上,獲得了第十個覺悟之後,此一觀念便更擴大到全範圍的歷史與文化。就某程度而言,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我們是來自於另一個神聖的國度,我們來到這個俗世的空間,是為了參與一項整體的目標:為了要緩慢地、代代相傳地,在這個星球上,創造出一個完全屬靈的文化。
然而,即便我們掌握到這則激勵人心的覺悟,另一則新的覺悟——第十一項覺悟——卻已翩然來到。我們的思想與態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能使我們美夢成真。事實上,我相信,我們即將理解這一切,到了最後,我們心頭的意念、禱告,甚至不為人知的意見與揣測,不僅關係著自己能否在生活中成功,也關係著他人的成功與否。
本書以我個人的經驗,及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事件為基礎,闡明人類覺識發展的下一步驟。我相信,這個覺悟業已顯現於外界,迴旋在數千場於深夜時舉行的討論席間,而且就藏身在仍標示著此時代特徵的怨恨與恐懼情緒底下。如同以往,我們唯一的責任,是要先貫徹我們所知,然後向外擴展……將這則訊息綿延不絕地傳遞下去。
初版推薦文
真實不虛,信則存在
呂應鐘(身心靈合醫學教授)
本書是《聖境預言書》作者詹姆士‧雷德非一九九九年底作品,由於作者覺悟到人類的文化正向著探究人生與靈性覺悟之路邁進,而且他意識到有一種更高層次的心靈過程正在平凡的人類生活背後運作著,如同《靈界大覺悟》所言的十項覺悟,作者發現真正體驗到內在神性的經驗,正在等待著人類,而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時,第十一項覺悟已翩然來到。
我閱讀雷德非的作品時,總是對書中的心靈層次描述充滿似曾相識的感覺,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多半會有早已知曉的心得,甚至於會有「我知道的比他多」的想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雷德非作品裡的心靈體驗對我而言是家常便飯。
或許我是台灣極少數研究宇宙生命學、超心理學、生死學、心靈科學等領域的學者,多年來個人有相當多的體悟,再加上一些共鳴者的心得交流,我早已在許多演講場合提過:「二十一世紀是心靈世紀,人類的生活目標會從二十世紀唯物的科學邁向重視精神層面的心靈科學,人類的價值體系將會全盤改觀。」
因此,從《聖境預言書》到《聖境香格里拉》,雷德非的作品在我的心目中不是小說,而是醒世佳作。撇開書中的人物小說情節,整本書就如同宗教經典裡的教誨,他道出了人類久已忘卻的、應該重拾的、真實不虛的心靈方向。
或許會有不少讀者以小說的內涵閱讀這本書,讀過就擺在一邊,也許有短暫的心理感受,也許過幾天就忘記了,這是正常現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的書原本就是以小說的型態表現的,如果是沒有多少人生體驗的讀者,當然無法體會書中寶貴的心靈信息。
就以本書一些主題來說,如「禱告能場」是否真的存在且有其作用?我要肯定的說「真的存在」,禱告絕對有其神奇的力量。禱告時心智中的想法會透過腦波傳遞到宇宙中,而被高靈所接收,就如同空中播放的電台節目頻道被收音機接收使我們聽到一樣。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有的高靈被稱為上帝,有的高靈被稱為神,有的被稱為佛,名稱雖有差異,其實都代表著宇宙間真實存在的高級生命。
貫穿本書的另一個主題是「身體能量」。那些西藏人要作者延展自己的能量層次,體會並練習提升身體能量,這種看不見的能量真的存在嗎?我又要肯定的說「真的存在」。由超心理學近年的研究發展得知,人體周圍真的有一層肉眼看不到的光暈(aura),此種光暈已可被克里安(Kirlian)攝影機拍出來,它會隨著心情的變化呈現不同顏色,健康時呈現金黃色,有病時呈現青色或灰色,正常高貴的人呈現紫色,憤怒時轉成紅色等等。
透過修煉,可以使身體能量增強擴大。修煉達到極高層次的聖人之能量極強,能讓一般肉眼看到淡淡的金黃色,這就是為什麼宗教畫像的神或聖人在頭部周圍都會畫上一圈黃圈。
書中出現「出離」這個概念,並說是佛陀傳遞的重要訊息,也是所有東方宗教提供給人類的禮物。其實「出離」就是我們時常聽到的「勿執著」三個字,這也是佛教的終極概念。想想看我們自己和周遭的人,是不是都很執著?有人執著於名位,有人執著於金錢,有人執著於女色,有人執著於虛榮,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看透世俗的一切,而真的做到「放下」?我們人類真的如同香巴拉人所言:「外頭文化的生活,仍太過專注於物質,而不重視生命過程本身。」
幸好人類已從物質科技發展的二十世紀邁入會重視心靈的二十一世紀,在新世紀裡,作者點出「最具主導性的人類世界觀,絕對是個強大的信念與期望能場」,以及「所有宗教的最後統整」這兩個極重要的思想,令我拍案叫絕,與我不謀而合。因為我在這五年內的重點研究正是這兩個主題,除了經常訓練我自己的身體能量,增進信念,以及運用期望能場之外,更以科學理念切入研究東西方四大宗教教義,認為宗教將會質變,萬教將會歸一,人類對宗教的理念會有全然的改變,屆時只會剩下一個信仰,那就是人類徹底了悟生命的意義之後,宇宙高層生命的存在取代一切宗教形式。
「人與人的思想是相連的--我們的思想和期望會向外傳送,影響其他人,使他們也依循我們的方式思考。」如果我們向外傳送的是正面積極的腦波,整個社會理念就會逐漸向上提升,如果大家都向外傳送負面的腦波,那麼社會秩序就會往下沉淪。
這本書最重要的,也是作者的目的地,就是「香巴拉(香格里拉)」聖境,有人懷疑它到底存不存在?若是在西藏的某個地方,為何今天人造衛星如此發達會沒有拍到此地?用航空測量的飛機去做地毯式的搜尋,也應該能在西藏境內找到這一塊地區?
在作者尚未進入香巴拉之前,我腦子裡已經知道的香巴拉景象便油然生起。我知道那是一塊外界無法得知的超能量所建構的世界,可以說它是處在地球上的異時空區域,由於能場的作用,使得香巴拉四季如春,但是一旦能場被破壞了,立即變成冰天雪地。這是我在去年就經由奇特的聯繫所知道的香巴拉,只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確。
然而當我讀到第七章進入香巴拉的情節之後,我所擔心的正不正確心情慢慢沉澱下來,書裡所描述的竟然與我去年已知的一樣,書中也提到香巴拉居民是用能場來製造合適溫暖的環境,而且鮮花盛開,如此的正確,如此的熟悉,竟讓我一時百感交集。我不認識雷德非,不知道他是如何得知香巴拉的情景,而今閱讀這本《聖境香格里拉》,使我再一次印證了「真實不虛」的境界。
在此我要誠懇的告訴讀者,閱讀本書是在考驗智慧,考驗對生命的了解,考驗對宇宙能量的認識程度。它雖是小說,然而寧可將它視為以小說為表現手法的人生哲學作品。希望本書能帶給讀者增強能量的效果,成為二十一世紀開悟的人類。
承認靈光
王靜蓉(心靈治療師)
能為《聖境香格里拉》寫序,當然也是一樁同步事件。
宇宙間沒有意外,當我們的覺知越來越增強時,便會看見每一件發生在身邊的事都不是意外,正是恰恰好的安排。我的生活裡充滿著同步事件,我視之為向恩典的靠近;由於從事心靈療癒的工作,透過給個案的機會,我有更密集的機緣觀察到意識能場的活動:
我們的意識與意識是怎麼牽動交流的?是如何地彼此提昇或拉低能量的?怎麼樣才能提昇自己的意識能場,以更高的振動頻率感染周遭的人?
這些你我每天面臨的大問題正是本書的訊息重點,雷德非在深思體會後於《聖境香格里拉》,提出久遠已存在、此時再復活的靈性洞見。
每回看雷得非的新譯作,就覺得他是一位特質與我很不同的作者,也與許多傳遞靈性訊息的作者風格不同,多數傳訊者通常會在行文間流露著放開來的、揮灑的、直觀洋溢的通靈者特質,但雷得非的社會學背景和人生憧憬,使他的著作中總有一種嗅得出來的謹慎緩慢、嚴肅、使命重大的氣息。剛開始,當我貼著他的節奏想耐心的讀這本書時,卻有點厭煩他怎麼安排了一位恐懼不安的主角在書中?受到夢的指引的他來到西藏,卻一直想要逃回美國、逃開他所處的當下。「真是沒有冒險精神」!我叨叨數落著。同時,卻被小說一開頭就出現的空行母吸引,隨著小說的進行一直看見西藏的連綿高峰,明亮發光的山峰呼喚我,令我想要前去西藏親近這神祕能場,是夜,便做了一個訊息簡潔的夢,有關我與西藏。
書中主角前去西藏尋找傳說中的香巴拉,香巴拉不是一個象徵,在這本小說中它是實存的地方,有一些頻率很高的覺醒的生命在聖境中,透過禱告能場將祝福傳給世界各地的人們。
這些覺醒的生命就是有緣讀到這本書的人,就是開始覺醒的你。
葛吉夫(Gurdjieff),當代完全覺醒的靈魂,他所延伸的第四道修行體系就提出:人是「醒著的睡著」,人是一部未覺醒的「機器」,常常處於無意識的狀態,你痛苦、衝突、快樂、抱怨、懊悔,因為你未運用「覺知」來觀察無意識的活動。好,現在你想要覺醒了,想從睡著清醒過來,首先,就是帶著覺知生活,你穿衣吃飯、歡喜悲傷,但你覺知在這些活動的背後是如如不動的你,神聖完美的你。
「覺知」,就是更高的振動頻率,當你面對一個能量低沉或挫折憤怒的人,若你認同這低能量,由於意念共振,能量馬上被降低。每個來到眼前的人就像一面鏡子,照出內在心象,雷德非在書中設計了中國軍人來反映我們內在本有的、不覺知的恐懼和憤怒!每次的負向能量出現,都可用覺知力覺察到:這是一份陷阱,也會是禮物,當你信任存在、承認靈光,跟著光亮走、信任內在本具的空行母一直在引領你,它就是禮物而非陷阱。你將有機會轉識成智,提昇你的振動頻率,當你的愛的能場延伸出去,就能喚醒對象。
問題是,大多數的我們就耽溺在低頻中,不願出離,現在,雷德非的訊息出現,意味著這舊信念要丟掉了。想想看你耗費多少力氣在受傷恐懼中?害怕受傷又如何使你裹足不前?你是如何在恐懼中徘徊、喪失能量的?
好,你若決心丟了它,就得用心來提高自己的振動頻率,接受發生在你身上的情緒而非逃離,接受,就是轉化的開始,一轉化,振動頻率就被提高了。
覺知,就能提高振動頻率,當你望著眼前的人,不論他的外顯是邪惡或執迷,你都能信任並看入他的「神聖完美」,那時,你已身在聖境香巴拉。
當書中主角歷經辛苦終於進入香巴拉時,我也同步地進入那個能場,身體發出了驚喜的顫抖,主角呼吸到香氣和見到光亮,我也是被無限的光能場和香味所傳輸,香巴拉的景象太熟悉了,那就是內在大圓滿的某一種顯化!
雷德非以這本書呈現他的終極關懷——呼喚地球人帶著覺知進入祈禱能場,和神性相會、融合,並擴張開來給所有靠近你的人,也就是「用你的神性呼喚他人的神性」,「用你的佛喚起他人的佛」。人與人意識能場相連,透過氛圍靈光互相引動,你的覺知意識就能感染另一人。覺知的意識它遠離小我把戲,沒有個人的欲求,也不玩控制戲,覺知,帶領我們靠近恩典。
準備好了嗎?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啟程前往聖境香巴拉吧!
專文推薦
聽見內在的神性
安一心(華人網路心靈電台共同創辦人)
「本是俱足的天堂早已存在心中」,這是一個不斷被作者強調的概念。你我往往誤以為要靠外在的物質來建構定義,所以四處爭奪堆砌,弄得頭破血流。
《聖境預言書》已經開啟了自我覺醒的歷程,《靈界大覺悟》儼然協助我們逐步地成長;現在以《聖境香格里拉》持之以恆,此時此刻的你,正掌握了打開內在神性的關鍵。
我推薦這本書,並當我的床頭書很多年。正是因為閱讀此書時,會隨著書裡文字的流動一同冒險,會讓我們連結到神性的光芒。這時候的我們,不知不覺地開心和喜悅起來,充滿了靈感、能量和幸福頻率。這時的我們,可以平衡自我與他人,可以調和負面與不安的情緖,可以做適當的決定與堅持。
一部受到天啟的靈性經典
周介偉(「光中心」 創辦人)
這真的是一部人類靈性發展的預言書!
在二十多年前(一九九六年),我首次讀到了本書中文版(遠流出版),當時只覺得此系列四書中的各境界神奇而有趣:從巧遇、能量爭奪、靈性直覺、人間天堂、身後世、出生憧憬、世界憧憬、祈禱能場到回歸神性。
二十多年後,驀然回首,自己從業餘愛好者變成專業心靈工作者的過程中,正好體悟見證了書中所述的各階段現象,都一一在人類世界中呈現:人類意識隨著地球能量持續多元省思而覺醒提升,整個物質世界宇宙皆是能量,人的精華本質是精神!
書中各種神祕現象則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普及,得到了有力的科學佐證。
這絕對是一部受到天啟的靈性經典,推薦各位一讀!.
共時性的教戰守則
彭芷雯(心靈作家)
十多年前,我離開了繁華若夢的金融圈,開始進入內在道路的追尋,《聖境預言書》曾是我的啟蒙書之一。怎麼也沒想到,後來就如書中的「預言」一樣,在共時性的機緣洪流引導下,去了馬雅、祕魯,在一個個外在的聖地得到啟發,進入一層又一層的內在聖境。走在內在道路上多年之後重看此書,竟然迸生更多的共鳴,讓我不禁讚嘆:「經典就是經典!」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追尋之旅,在過程中有許多的挑戰、困難與誘惑,有許多不知如何選擇的徬徨時刻。若能有張全像地圖,明確指引我們如何掌握生命之流,走出迷霧,這趟旅程不就能更輕鬆自在?在《聖境預言書》、《靈界大覺悟》、《聖境香格里拉》中的每個角色,彷若我們自身與生活周遭的人;裡面所描述的內外在過程,就是我們生活中時常遇見的課題,而一個個覺悟正是我們在這大千世界裡,如何泰然自若的般若心法!作者在《聖境新世界》裡,爬梳了系列書中提過的重要覺悟、啟發與應用,讓讀者能夠再次完整統合。
如果想活出最高版本的人生,【聖境之書】系列絕對是你必備的教戰守則!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477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0.9 x 2.0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 原文來自Wired 原文連結: 1994年,在傑夫·貝佐斯成立Amazon公司的前身不久後,這位企業家曾一度考慮改變公司名。 這家公司曾叫做「Cadabra(神奇咒語)」,但貝佐斯想要一個不那麼俏皮,描述也更準確的公司名:「Relentless(毫不留情)」(後從Relentless變為Amazon)。24年過去了,也許沒有什麼形容詞能比這個曾用名更好地描述貝佐斯的帝國了。 該公司以其「無所不包的商店」著稱,但Amazon不滿足於僅在電商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它現在還是最大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以及家庭安全系統製造商。 Amazon也是一家時裝設計公司、廣告公司、電視電影製作公司、圖書出版商,它還擁有一個龐大的平臺,用於眾包微型勞動任務。該公司目前在全球占據的空間相當於38個五角大樓。 Google和Facebook等其他科技公司,近年來也在其核心業務之外進行了擴張,但是很少有其他公司能夠在視頻遊戲流媒體、在線面料銷售和面部識別這樣完全不同的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Amazon的雇員數量也遠遠超過其競爭對手。大約有61.3萬人在Amazon工作,是Alphabet(9.4萬人)、Facebook(3.3萬人)和Microsoft(13.5萬人)工作人數總和的兩倍多。 這些員工大多在Amazon在北美的100多個物流中心或450多家Whole Foods超市工作。 不過,Amazon員工的工資遠遠低於其他技術公司員工。在2018年2月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度文件中,Amazon報告稱,其員工2017年的平均收入為28,446美元(該公司美國全職員工的平均收入為34,123美元)。 相比之下,Facebook在2017年的平均年薪超過24萬美元。 雖然對於消費者來說,Amazon最矚目的是其零售業務,但是雲計算部門、Amazon網絡服務才是真正的搖錢樹。AWS的利潤率明顯高於公司的其他部門。 在2018年第三季度,Amazon創造了37億美元的稅前營業利潤,其中21億美元來自AWS,而其收入僅占Amazon總收入的12%。Amazon可以用它的雲服務的收入補貼其運送給顧客的商品,削弱了那些沒有類似附加收入來源的零售競爭對手。 圖書 1994年,Amazon從在線書商起步,雖然Amazon迅速擴張到了其他行業,但是它仍然擁有並經營著多家出版商和在線書籍銷售子公司。 現在,這些公司大多數都受Amazon Publishing的管理,Amazon Publishing既是一個出版商,也是特定類型、語言和地區印刷品的所有者。 Amazon旗下的Thomas & Mercer出版懸疑小說、驚悚小說和真實犯罪小說;Little A出版文學小說和非小說作品;AmazonCrossing出版翻譯文本;47North出版科幻小說和魔幻小說;Skyscape出版青少年和年輕人讀物;Two Lions出版兒童書籍…… Amazon還收購了出版社Avalon Books、The Book Depository、BookFinder、Westland Books以及AbeBooks。 2005年,Amazon收購了自助出版服務公司BookSurge和視頻出版服務公司CustomFlix,後來CustomFlix改名為CreateSpace。 兩年後,它收購了獨立有聲書製作商Brilliance Audio,並推出了自己的電子書出版商Kindle Direct Publishing,與Amazon的首款Kindle電子閱讀器同時發布。 不久之後,該公司出資3億美元收購有聲讀物銷售商Audible。它還擁有有聲書籍出版公司ACX。 2009年,Amazon合併了BookSurge和CreateSpace,為出版商提供更多的按需選項;合併後的公司以CreateSpace的名義開展業務,但公司正式名稱為On-Demand Publishing。 四年後,Amazon收購了書評網站Goodreads,後者後來與Shelfari合併。Shelfari是Amazon在2008年收購的另一個書目社交網站。 2014年,Amazon收購了數字漫畫發行平臺ComiXology。第二年,它推出了Amazon Rapids,這是一個基於訂閱的App,模仿簡訊的形式來呈現兒童短篇故事。 2018年,CreateSpace與Kindle Direct Publishing合併,後者現在負責所有的電子書和平裝書出版服務,而所有的媒體服務都被轉移到另一家名為Amazon Media on Demand的新公司,該公司負責光碟內容的製作和發布。 Amazon還運營著一個數字Kindle商店,顧客可以在那裡為Kindle購買電子書或其他內容;Amazon還運營十幾個實體書店。 媒體 1998年,Amazon成立四年後,收購了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並將業務擴展到音樂領域,向用戶提供超過12.5萬種CD和DVD產品。 次年,Amazon收購了Alexa Internet,這是一家網絡流量分析公司,不要與後來的Alexa相混淆。直到2007年,Amazon才推出了它的流媒體服務,最初叫Amazon MP3,後來改名為Amazon Music。 2006年,該公司推出了Amazon Unbox,一個用於購買和下載視頻的服務,後來改叫Amazon Video on Demand,然後是Amazon Instant Video,最後改名為Prime Video。 Prime Video展示了Amazon Studio的內容,Amazon Studio在2010年以腳本開發實體起步,但現在負責製作和發行電視劇和電影。2017年,Amazon以大約2.5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指環王》的轉播權。 通過IMDb,Amazon收購了Withoutabox和Box Office Mojo,前者簡化了電影節提交和選擇流程,後者在2008年通過算法跟蹤票房收入。 2014年初,Amazon收購了美國視頻遊戲開發商Double Helix Games,並將其重新命名為Amazon Game Studios。 不久之後,Amazon以9.7億美元收購了遊戲直播平臺Twitch,以及擁有強大用戶群的遊戲信息和交流平臺Curse。收購後不久,所有Curse帳戶都轉移到了Twitch,增加了平臺的用戶基礎。 2015年,Amazon推出了Amazon Tickets,在英國出售音樂會和其他現場活動的門票(2018年3月關閉了這項服務)。 Amazon還擁有提供教育資源的網站,包括Amazon Inspire以及TenMarks.com。Amazon還擁有Whispercast,一個旨在幫助教育工作者分享有聲書籍的服務。 Amazon還擁有數位相機網站DPReview。 零售業 超過600萬的獨立商家通過Amazon的電商平臺付費銷售商品,許多商家還為運輸和倉儲等服務支付額外費用。 Amazon還通過幾十個家庭品牌銷售自己的產品,包括Mountain Falls(個人護理用品)、Rivet(家具)和Daily Ritual(女裝)。Amazon Basics還提供商業平臺熱門產品的Amazon同款替代品。 商家也可以通過Amazon Advertising付費在Amazon上投放廣告。Amazon現在是第三大數字廣告平臺,僅次Google和Facebook,市場份額估計為4.2%。 該公司還有Amazon Vine,這是一個只有受信任的評論者才能使用的邀請程序,評論者可以免費獲得新產品,交換分享他們的意見。 需要一些現金來開始你在Amazon上的銷售業務嗎?2011年推出的另一個只接受邀請的項目Amazon Lending已經向在其他地方難以獲得信貸的企業發放了數十億美元的貸款。 Amazon網站內部的業務包括每年119美元的Amazon Prime會員,該公司從2005年開始提供訂閱服務,提供免費的兩日達送貨服務,很快就發展成了更大的業務。 除了Prime Video和Prime Music之外,Amazon還在2014年推出了一項名為Amazon Photos的照片存儲服務,允許用戶訪問基於雲的文件存儲服務Amazon Drive。 其他Prime產品包括:Prime Reading,一項電子書輪流借閱服務,與Amazon的其他Kindle服務無關;Prime Pantry,負責配送不易腐壞的食品雜貨,但需要額外付費;Amazon Fresh,一家提供發貨、取貨服務的食品雜貨店。 此外,還有用於二手商品交易的Amazon Warehouse;Amazon Renewed可用於翻新有保修的產品;還有Amazon Second Chance,它也是用於二手商品交易。 最後,還有Subscribe with Amazon,顧客可註冊訂閱服務,如每月的盒裝小吃。需要人來幫你刷牆或清潔地毯嗎?可以使用Amazon Home Services,一個僱傭家庭維修和清潔專業人員的商業平臺。 為了招聘和管理送貨的合同工,Amazon創建了Amazon Flex;你也可以通過Amazon Logistics創建自己的物流公司。Amazon還擁有自己的支付處理器Amazon Pay。 Amazon Pay於2007年推出。2018年早些時候,Amazon以4,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廣受歡迎的印度支付平臺Tapzo,然後立即表示將關閉該平臺,並將用戶轉至Amazon Pay。 除了Amazon.com這個網站,該公司還擁有其他幾個電商網站,包括Zappos(鞋)、Shopbop(高定女裝)、East Dane(男裝)、6pm(打折服裝)和Fabric.com(布料)。 2010年,Amazon收購了Woot,一個日常電商交易網站。2017年,Amazon斥資5.8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杜拜的電商平臺Souq;Souq隨後收購了Wing.ae,Wing.ae是一家為電商網站構建次日達送貨網絡的初創公司。 此外,Amazon還收購了印度電商網站Junglee。 2017年,Amazon收購了擁有數百家分店的高端雜貨連鎖店Whole Foods,這是該公司最引人注目的收購之一。2018年早些時候,它還購買了印度最大的食品雜貨連鎖店More 49%的股份。 Amazon同時經營著自己半自動化的雜貨連鎖店Amazon Go,該商店利用天花板上的攝像頭為顧客提供免付款體驗。 Amazon還經營著三家四星商店,顧客可以在此購買Amazon商業平臺上四星及以上的產品,還有一支Treasure Truck隊伍分散在全國各地,從牛排到Philips牌Hue系列燈,各種各樣的東西在傳統的快餐車模式商店應有盡有。 除了傳統的電商,Amazon還擁有Amazon Mechanical Turk,使得各組織可以在此僱傭個人,以完成零碎任務,比如為機器學習算法標記數據。從2005年開始,Mechanical Turk在收集調查和實驗數據方面受到學術研究者的青睞。 Amazon網絡服務 2003年,Amazon推出了網絡託管業務:Amazon網絡服務。該部門幾年前以Merchant.com的形式成立,幫助Target和Borders等其他零售商使用Amazon的電商工具建立自己的在線購物網站。 2006年,Amazon推出了一個「簡單」的雲存儲服務和託管提供商Amazon S3,截至2013年,它存儲了2萬億多個數字對象,以及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也稱EC2)和Amazon simple Queue Service。 社交新聞站點Reddit、輕博客網站Tumblr、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Netflix、圖片社交分享網站Pinterest和Dropbox在過去十年里都曾一度將Amazon S3作為其主要託管或存儲提供商。 AWS提供了如此之多的雲計算產品和服務,難以一一提到。2011年,Amazon推出了針對政府機構的 AWS GovCloud。四年後,它推出了AWS IoT,一個連接和管理大量連接設備的平臺,被稱為物聯網。 不久之後,該公司贏得了一份價值6億美元的合同,為中情局建立了一個雲存儲服務AWS Secret Region。 2015年,Amazon收購了初創公司Shoefitr,該公司利用3D技術幫助客戶在網上購物時確定鞋的尺寸,同時Amazon還收購了機器翻譯初創公司Safaba Translation Systems。 2017年,該公司收購了三維人體掃描和建模公司Body Labs,以及遊戲開發商平臺GameSparks。後兩家公司進行的研究被Amazon應用到擴張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的活動中,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主要由Amazon Sumerian負責,Amazon Sumerian是一項AWS服務。 同年,AWS收購了移動視頻公司Elemental Technologies和以色列半導體製造商Annapurna Labs。 大約在同一時間,Amazon收購了人工智慧安全初創公司Harvest.ai和Sqrrl,後者是一家從美國國家安全局剝離出來的網絡安全初創公司。 AWS還提供備受爭議的面部識別軟體Amazon Rekognition,一些執法機構使用該軟體,移民和海關執法局也使用該軟體。這項服務因為識別不準確遭到批評,特別是在用於識別有色人種時。 在一項測試中,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發現,它錯誤地將28名國會議員與因犯罪而被捕的人匹配起來。 能源及運輸 為了給所有這些數據中心供電,Amazon與多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簽訂合同,在印第安納州、維吉尼亞州、俄亥俄州和北卡羅來納州建立了十幾個風能和太陽能電場。 2017年,它建立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風電場Amazon Wind Farm Texas。 Amazon還擁有一批Prime Air Cargo Plane貨運飛機,為海運提供了便利。此外,自2013年以來,Amazon一直致力於研發Prime Air Drones無人機大軍。儘管在2016年,該公司首次實現通過無人機向一位英國客戶配送包裹,但是該項目仍處於早期階段。 硬體 2004年,Amazon開設了Lab126,一個計算機硬體研發部門。這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森尼韋爾的實驗室創造了一些Amazon最成功的產品,包括2007年的Kindle(及其許多更新版本)、2011年的Kindle Fire Tablet、2014年的Amazon Fire TV和Fire TV Stick、2015年的Amazon Echo,以及2016年的小型Amazon Echo Dot。 另一個配備Alexa的設備Echo Look是一個提供時尚建議的攝像機裝置。Lab126還負責Amazon Fire Phone,但Amazon Fire Phone很失敗。 2012年,Amazon以7.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機器人公司Kiva Systems,後來更名為Amazon Robotics。收購之後,Amazon終止了Kiva與辦公用品公司Staples、零售公司Crate and Barrel等公司的合同,讓Amazon的倉庫成為這項技術的唯一受益者。 2017年,Amazon推出了Amazon Key,這項服務可讓Amazon員工通過使用兼容智能鎖的Amazon Cloud Cam安全攝像頭和Amazon Key App給用戶配送物品。 不久之後,Amazon收購了家庭自動化公司Blink Home,這家公司生產安全攝像頭和視頻門鈴,Amazon還收購了以智能門鈴聞名的Ring,包括攝像頭、運動傳感器和其他遙控器。 Amazon還通過一項被稱為Amazon Key In-Car的服務,將Amazon Key配送擴展到用戶汽車的後備箱。 醫療保健 2014年,Amazon建立了一個秘密內部實驗室,致力於開發醫療保健技術。這項技術至少有3個不同的叫法:1492、The Amazon Grand Challenge、Project X。 據報導,該項目與西雅圖的福瑞德哈金森腫瘤研究中心合作,探索使用機器學習來預防或治療癌癥。同時該項目正在向健康保險公司推銷一種名為Hera的新產品。 該產品可以通過挖掘病人的醫療記錄來標記錯誤代碼和潛在的誤診,並幫助醫院給病人開帳單。Amazon還通過其B2B商業平臺的醫療分支Amazon Business向醫院銷售醫療用品。 Amazon一直在僱傭知名醫生、初級保健專家和醫療法律專家。2018年第一季度,Amazon僱傭了20多名有醫療保健經驗的員工,其中包括從CVS Health和UnitedHealth Group挖來的員工。 2018年一月,Amazon與金融服務公司JPMorgan Chase以及保險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合作,創建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公司,表面上是為了改善醫療保健和削減成本。 2018年8月,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導稱,Amazon計劃在其西雅圖總部開設初級保健診所。2018年6月,Amazon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PillPack,PillPack是一家直接向顧客運送藥物的初創公司。 貝佐斯 除Amazon之外,Amazon的CEO傑夫·貝佐斯還擁有一大堆公司和企業。其私人公司Nash Holdings在2013年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華盛頓郵報》。 貝佐斯還擁有管理其風險投資的Bezos Expeditions公司。該實體負責航天服務公司Blue Origin、眾多慈善組織、一個從海洋深處回收Apollo F-1發動機的項目以及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座山里建造萬年鍾。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ezo8Go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1413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龍井注意力不集中看什麼科西屯記憶力減退中醫推薦南屯昏眩改善中醫診所
霧峰四肢麻痺看什麼科 台中肌肉疼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負責任會傾聽需求的中醫診所北屯睡眠障礙治療中醫 台中不用安眠藥治療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路評比不錯的中醫診所大雅口內疼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太平區強迫症治療中醫 這間中醫診所很大推台中壓力大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里胸悶治療中醫 把脈超神的中醫診所